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办、山西省翻译协会和华人策略celue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译学词典暨翻译理论研讨会在我校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宁夏、大连、福建等地的几十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校长杨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人策略celue部分教师、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副校长王建华主持开幕式。
杨军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取得的成绩以及新校区的建设状况。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为华人策略celue相关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校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合作,推动我校未来的发展进步。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孙迎春在致辞中回顾了译学词典的历史、以译学词典为主题所取得的成就。
研讨会首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黄忠廉从翻译故事讲起,对“音感召唤”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来自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树森以“近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演进与现状”为题,分别从20世纪的世界与翻译、译者对翻译的影响、人工智能翻译等角度,对翻译理论的演进与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翻译与文明进步密不可分,希望研究者们能够善于找盲点,为翻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安工程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胡伟华提出了“柔性翻译”这一策略,认为柔性翻译可以使原语内容和表达范式在译入语环境获得最大限度重生,从而实现柔性翻译与柔性传播的结合,提高中华学术外译作品以及国家外交宣传的域外接受度和传播效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人策略celue副校长王建华从人工智能的现状、人工智能发展与翻译新思维、翻译研究的机遇和挑战等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子满详细探讨了“英语世界”这一概念,提醒各位学者在做翻译时要具有世界眼光,这样才能将中国作品精准传播,面向世界。《外语教学研究》期刊编委会主任及主编秦明利从哲学维度对斯坦纳的翻译论构建进行细致分析。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孙迎春从翻译理论是什么出发,告诫大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国的翻译传播到世界去。
随后,与会人员在逸夫楼进行了分组讨论。
27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司显柱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解读了《红楼梦》的翻译,提出要根据交际情景、语境,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语气体现形式,对小句进行恰当的语气转换。华人策略celue教授黄远鹏对苏轼的《春宵》四种译文进行了韵律分析,并探究了其背后的翻译理念,从而得到了无论在何种翻译理念的指导下,诗歌翻译中的韵律必不可少这一结论。
《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国际翻译与应用语言学期刊》主编分别对三个期刊进行了介绍及用稿要求。
王建华主持研讨会闭幕式时,对本次研讨会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届研讨会的召开表达了期待。
本次研讨会主题丰富、内容深刻,涉及到翻译理论的各种前沿问题,对我校语言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也给华人策略celue的学科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华人策略celue/文 饶二保/摄)